压敏电阻(Varistor,简称MOV)是一种用于电压保护的半导体器件,主要通过改变电阻值来响应电压变化。以下是压敏电阻的工作原理以及在选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工作原理:
非线性电阻特性: 压敏电阻的主要特点是其非线性电阻特性。在正常工作电压范围内,压敏电阻的电阻值非常高,几乎相当于一个绝缘体。但当电压超过某个阈值(击穿电压),压敏电阻会迅速变成一个低阻值,形成电压分压,吸收过电压。
氧化锌微粒: 压敏电阻的主要材料是氧化锌微粒,这些微粒被分散在聚合物基质中。在正常工作电压下,这些微粒之间存在高电阻。
击穿: 当电路中的电压超过压敏电阻的击穿电压时,氧化锌微粒会发生击穿,形成导电通路。这时,压敏电阻的电阻急剧下降,将电压分布到整个电阻上,从而保护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免受过电压的损害。
选用时的注意事项:
额定电压(Varistor Voltage): 选择压敏电阻时,最关键的参数之一是其额定电压,即击穿电压。确保所选用的压敏电阻的额定电压大于或等于系统中的最大工作电压。
功率耗散能力: 压敏电阻的功率耗散能力是指其在击穿状态下能够吸收的功率。在选择时,需要确保压敏电阻的功率耗散能力能够满足系统的需求,以防止过电压引起的热损耗导致电阻器失效。
响应时间: 压敏电阻的响应时间是指在电压超过额定电压后,它多快能够响应并形成低阻通路。对于一些对响应速度要求较高的应用,需要选择响应时间较短的压敏电阻型号。
环境条件: 考虑压敏电阻将要使用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等。确保所选用的压敏电阻能够在这些条件下稳定工作。
质量和可靠性: 选择有可靠性认证的压敏电阻,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封装和安装: 选择适当的封装类型,以适应具体的应用和安装要求。
在使用压敏电阻时,合理选择并严格遵循厂商提供的规格书和应用指南是确保其有效工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