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之电流与线宽的关系

 

2024-11-27 15:11:00

晨欣小编

一、PCB载流能力的关键因素

PCB线路的载流能力主要由以下三大因素决定:

  1. 线宽:线宽越宽,载流能力越大。

  2. 铜箔厚度:常用单位为oz(盎司),1oz对应厚度为35µm,2oz为70µm。

  3. 容许温升:电流引起的温升限制了导线的载流能力。


二、铜箔厚度、线宽与电流关系

在PCB设计中,常用经验公式和参考表格来选择适合的线宽:

  • 经验公式:0.15×线宽(W,单位mm)=电流(A)0.15 \times \text{线宽(W,单位mm)} = \text{电流(A)}0.15×线宽(W,单位mm)=电流(A)

  • 温度变化参考值(假设25℃环境温度下):

    • 35µm铜箔:1mm线宽可承载约1A。

    • 70µm铜箔:1mm线宽可承载约2A。

注意:电流承载能力需根据环境温度和板材特性调整,通常在设计时加入10%~20%的余量。


三、PCB电流载流能力参考表

铜箔厚度 (oz)

线宽 (mm)

电流承载能力 (A)




1

0.25

0.5

1

0.5

1.0

1

1.0

2.0

2

0.5

2.0

2

1.0

4.0


四、经验公式与软件工具计算

  1. 经验公式

    I=KT0.44A0.75I = K \cdot T^{0.44} \cdot A^{0.75}I=K⋅T0.44⋅A0.75

    • KKK:修正系数(外层铜箔取0.048,内层取0.024)

    • TTT:温升(单位:℃)

    • AAA:导线截面积(单位:平方mil,1mil = 0.0254mm)

  2. 软件工具

    • PCBTEMP:输入铜厚(oz)、线宽(mil)、允许温升(℃)等参数,即可快速计算载流能力或所需线宽。


五、特殊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1. 大电流走线处理

    • 增加线宽或使用多层叠铜。

    • 可在焊盘或导线上增加焊锡层以增强承载能力。

    • 分段设计:大电流走线尽量避免过多转角,保持线宽均匀。

  2. 焊盘与过孔的设计

    • 大电流设计推荐采用直铺焊盘,增加过孔数量以均衡电流分布。

    • 对于信号线可使用45°角或直角铺铜,避免散热过快导致焊接困难。

  3. 瞬时电流设计

    • 瞬间大电流时需关注导线杂散电感,过长或过细的走线会产生强大的反向电动势,可能损害其他元件。


六、大电流走线与过孔设计案例

  • 案例1:电机驱动器H桥设计

    • H桥电路中,由于高功率器件的引脚焊盘承载瞬时大电流,需采用直铺焊盘设计。

    • 为均衡电流密度,可在焊盘周围增加铺铜区域,或利用多层叠加铺铜方式。


总结

PCB线宽与电流的设计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温度、电流密度、过孔设计以及板材特性的复杂问题。结合经验公式和设计工具,工程师可以快速确定合适的线宽,避免设计问题。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根据具体应用和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确保产品可靠性与稳定性。


 

上一篇: 完全保护的半桥功率 IC 支持电机集成逆变器
下一篇: 在S参数级联过程中防止假信号的方法

热点资讯 - PCB

 

选择pcba供应商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选择pcba供应商容易踏入的误区?
PCBA排除常见的故障问题
PCBA排除常见的故障问题
2025-03-10 | 1115 阅读
PCBA在SMT前的准备-IC芯片SMT前的烘烤干燥工作
为什么PCB电路板基本都是绿色的
从原理图到PCB:完整的设计流程与注意事项
高频PCB设计原则:如何减少电磁干扰与信号衰减
PCB板的热管理:如何有效控制电路板温度
收起 展开
QQ客服
我的专属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09:00-12:00

13:30-18:30

投诉电话:0755-82566015

微信客服

扫一扫,加我微信

0 优惠券 0 购物车 BOM配单 我的询价 TOP

请您留言

感谢您的关注,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