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之电流与线宽的关系
2024-11-27 15:11:00
晨欣小编
PCB线路的载流能力主要由以下三大因素决定:
线宽:线宽越宽,载流能力越大。
铜箔厚度:常用单位为oz(盎司),1oz对应厚度为35µm,2oz为70µm。
容许温升:电流引起的温升限制了导线的载流能力。
在PCB设计中,常用经验公式和参考表格来选择适合的线宽:
经验公式:0.15×线宽(W,单位mm)=电流(A)0.15 \times \text{线宽(W,单位mm)} = \text{电流(A)}0.15×线宽(W,单位mm)=电流(A)
温度变化参考值(假设25℃环境温度下):
35µm铜箔:1mm线宽可承载约1A。
70µm铜箔:1mm线宽可承载约2A。
注意:电流承载能力需根据环境温度和板材特性调整,通常在设计时加入10%~20%的余量。
铜箔厚度 (oz)
线宽 (mm)
电流承载能力 (A)
1
0.25
0.5
1.0
2.0
2
4.0
经验公式:
I=K⋅T0.44⋅A0.75I = K \cdot T^{0.44} \cdot A^{0.75}I=K⋅T0.44⋅A0.75
KKK:修正系数(外层铜箔取0.048,内层取0.024)
TTT:温升(单位:℃)
AAA:导线截面积(单位:平方mil,1mil = 0.0254mm)
软件工具:
PCBTEMP:输入铜厚(oz)、线宽(mil)、允许温升(℃)等参数,即可快速计算载流能力或所需线宽。
大电流走线处理:
增加线宽或使用多层叠铜。
可在焊盘或导线上增加焊锡层以增强承载能力。
分段设计:大电流走线尽量避免过多转角,保持线宽均匀。
焊盘与过孔的设计:
大电流设计推荐采用直铺焊盘,增加过孔数量以均衡电流分布。
对于信号线可使用45°角或直角铺铜,避免散热过快导致焊接困难。
瞬时电流设计:
瞬间大电流时需关注导线杂散电感,过长或过细的走线会产生强大的反向电动势,可能损害其他元件。
案例1:电机驱动器H桥设计
H桥电路中,由于高功率器件的引脚焊盘承载瞬时大电流,需采用直铺焊盘设计。
为均衡电流密度,可在焊盘周围增加铺铜区域,或利用多层叠加铺铜方式。
PCB线宽与电流的设计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温度、电流密度、过孔设计以及板材特性的复杂问题。结合经验公式和设计工具,工程师可以快速确定合适的线宽,避免设计问题。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根据具体应用和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确保产品可靠性与稳定性。
RC0402JR-07360KL
ZVN3320FTA
AF0805FR-07383RL
GR0201F3K01TBG00
RTX0291R0BBTH
NQ03WAF560KT5E
1206W4J0621T5E
GRM033R61C104KE18
CS05W4F560MT5E
CL21B225KAFNFNE
海量现货云仓
闪电发货
原厂正品 品质保障
个性化采购方案
售前客服
售后客服
周一至周六:09:00-12:00
13:30-18:30
投诉电话:0755-82566015
扫一扫,加我微信
感谢您的关注,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