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串式逆变器和集中式逆变器的区别
2025-04-10 10:30:15
晨欣小编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是核心设备之一,其作用是将太阳能电池组件产生的直流电(DC)转换为交流电(AC),供电网使用。根据系统架构的不同,逆变器通常分为两种主要类型:集中式逆变器与组串式逆变器。随着光伏电站建设的快速推进,选择何种类型的逆变器成为设计初期的重要决策因素。本文将系统对比组串式逆变器与集中式逆变器的原理、结构、性能、应用场景、优缺点,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帮助光伏系统从业人员及技术人员更科学地做出选型判断。
集中式逆变器通过多个光伏组件并联形成一整排光伏阵列,然后将电能汇流至一个大型逆变器中进行统一逆变。其特点是:
功率大(通常为250kW至5MW);
适用于大规模地面电站;
集中布置于逆变升压站。
工作流程:组件阵列 → 汇流箱 → 集中式逆变器 → 升压变压器 → 并网
组串式逆变器通常每个逆变器连接1~4组光伏组件串,直接逆变后并网,不需汇流箱。其特点是:
功率相对较小(3kW~250kW);
分布式部署,灵活安装;
适用于屋顶、分布式和中型地面电站。
工作流程:组件串 → 组串式逆变器 → 并网
项目
集中式逆变器
组串式逆变器
架构
中央集中式处理
分布式独立逆变
安装位置
汇流站(集中)
靠近组件(分布)
汇流方式
需汇流箱、较多线缆
无需汇流箱,布线简单
系统规模
适合大电站(MW级)
适合中小系统(kW~MW)
集中式逆变器:一旦设备故障,影响整排甚至整站电量输出;
组串式逆变器:故障只影响对应组串,故障定位与维修更快速。
集中式逆变器一般效率略高于98%;
组串式逆变器虽单台效率略低(97.5%左右),但由于MPPT分布灵活、响应迅速,整体系统效率反而可能更高。
集中式逆变器:一个或几个MPPT通道,适合辐照一致的场景;
组串式逆变器:每个组串独立MPPT,能更好适应遮挡、朝向、组件老化等不均匀条件,提高发电量。
成本项
设备单价
单价低,单位功率便宜
单价高,单位功率略贵
安装成本
高(线路、汇流、土建)
低(布线少、安装简便)
运维成本
高(维护复杂)
低(故障易定位)
组串式逆变器通常具备更先进的远程监控功能,可对每个串口实时监测,提升智能运维水平;而集中式逆变器多采用汇总监控,信息精度较低。
大型地面电站(装机容量10MW以上);
光照均匀、地势平坦、组件排布统一;
运维团队完善,有能力维护集中设备。
分布式光伏项目(工商业屋顶、住宅);
地形复杂、多朝向、多角度布置;
希望实现更高智能化管理和故障隔离能力。
集成SVG、储能等功能;
模块化设计,减少单点故障;
与SCADA系统联动,提高电站智能运维能力。
支持182/210大功率组件;
双路MPPT提升灵活性;
智能组串诊断与AI运维分析正在普及。
边界模糊化趋势明显;
大功率组串式逆变器(250kW及以上)逐步替代部分中等规模集中式方案;
“集中+分布”混合布置成为新趋势。
采用集中式逆变器50台,每台2MW;
系统统一汇流,逆变效率98.3%,整体节省初期设备投资;
缺点:故障集中,维护不便。
全部采用组串式逆变器共100台,每台50kW;
组件方向多样,遮挡情况复杂;
每路MPPT独立追踪,年发电量高出集中式模型估算值5%以上;
日常运维由平台自动监控,无需人工巡检。
选择因素
建议逆变器类型
装机规模大(>10MW)
集中式优先
多样化屋顶结构
组串式更佳
地面电站地形复杂
组串式适用
成本控制优先
集中式性价比高
智能运维优先
组串式优势明显
MPPT精度要求高
组串式更灵活
组串式逆变器与集中式逆变器各有其独特优势,在不同场景下表现优异。科学选型应根据项目规模、地形条件、发电效率目标、预算成本和运维能力等多重因素综合考量。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光伏发电系统正不断向高效率、智能化方向发展,逆变器作为核心设备,将持续技术革新并助力清洁能源转型。
RC0805DR-07620KL
TCC0805X5R226M160FT(2K)
0805F105M500NT
TR0603F15K0P0550Z
MSB40D
GRM1885C1H152JA01D
EP2SGX30DF780I4
CS0402JRNPO9BN330
RC0402FR-0753R6L
TC0550D3162T5G
海量现货云仓
闪电发货
原厂正品 品质保障
个性化采购方案
售前客服
售后客服
周一至周六:09:00-12:00
13:30-18:30
投诉电话:0755-82566015
扫一扫,加我微信
感谢您的关注,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